氨氣報警器的工作原理主要基于電化學傳感器技術。當氨氣進入傳感器內部時,會發生化學反應,產生電流信號,該信號隨后被轉化為電信號,并通過屏蔽電纜線傳輸至控制器。一旦氨氣濃度達到或超過預設的報警值,控制器便會立即發出聲光報警,同時啟動排風裝置或關閉電磁閥等外部設備,以降低氨氣濃度,防止事故的發生,主要由探測器和報警控制主機兩部分組成。探測器負責感知環境中的氨氣濃度,并將其轉化為電信號;而報警控制主機則接收并處理這些信號,根據預設的邏輯判斷是否觸發報警,并執行相應的聯動措施。
氨氣報警器的應用領域十分廣泛。在石油、化工、燃氣等行業中,它被用于檢測生產過程中氨氣的泄漏情況,確保生產安全和環境保護。此外,在農業領域,也被廣泛應用于養殖場、化肥廠等場所,用于監測氨氣濃度,防止動物中毒和環境污染。在家庭中,可以安裝在廚房、衛生間等易產生氨氣的地方,保障家庭成員的健康和安全。
氨氣報警器測定步驟:
1.外觀及通電檢查:
-檢查外觀是否完好,電源是否正常。
-確保報警器的各部件無損壞,連接線路無松動或斷裂。
2.預熱穩定:
-按照儀器說明書的要求對儀器進行預熱穩定,以確保傳感器達到穩定的工作狀態。
3.校準檢測:
-將氨氣檢測儀校準到標準氣體的濃度。
-通入量程的20%、50%、80%附近的3個濃度點進行示值誤差的檢被測氣體。
-記錄報警時間,并重復至少3次檢定,取平均值作為檢定結果。
4.比較與判斷:
-將檢定結果與氨氣報警器的測量范圍進行比較,判斷報警器是否符合要求。